汾酒竹葉青酒怎么樣,竹葉青酒與汾酒哪個好

汾酒和竹葉青,是兩種酒。二者的關(guān)系,大致是先生產(chǎn)出汾酒來,然后用汾酒作原料,再加上竹葉、冰糖以及一些中藥材,多次加工才能生產(chǎn)出竹葉青酒來。而汾酒的口感比竹葉青“硬”些,它醉得快,醒的也快。竹葉青酒,我見過的就兩種:38度的和45度的。

汾酒竹葉青好喝嗎?

汾酒和竹葉青,是兩種酒。不過它們是同一個廠里的不同的產(chǎn)品。二者的關(guān)系,大致是先生產(chǎn)出汾酒來,然后用汾酒作原料,再加上竹葉、冰糖以及一些中藥材,多次加工才能生產(chǎn)出竹葉青酒來。這兩種酒都是山西酒中的名酒。喝起來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市場上的汾酒,有38度、40度、48度、53度、65度等多種類型,也分為什么杏花村酒系列、老白汾系列、青花瓷系列等。

以前愛喝酒的時候,不管它什么系列的,反正是比較好喝、喝起來香和綿的汾酒,個人感覺是度數(shù)越高的越好喝。喝完一杯之后細品,有種余香在口里——被酒友們稱為什么“磷味兒”?反正是比大多數(shù)白酒要好喝。而度數(shù)低的汾酒,喝完以后,口感的余味是略微有那么一點兒淡淡的苦味。這僅僅是我個人的感受。準不準確,自有酒友們公論。

竹葉青酒,我見過的就兩種:38度的和45度的。自我感覺是45度的要比38度的好喝得多。如果喝慣了45度的竹葉青,再讓喝38度的竹葉青,就會感到喝在口里寡淡的不行。尤其是那個苦味,十分明顯。45度的竹葉青,存放的時間越長,越會感到綿香醇厚。酒色金黃,色澤賞心悅目。如果不慎滴一點在桌子上,它好像是油脂一樣,具有粘性。

越好的竹葉青越是這樣,也越具有欺騙性——很多酒量不大的人初次喝這種酒,就會被它綿綿甜甜不辣口的感覺欺騙了。等到發(fā)覺喝高了,很快就醉了——頗有溫水煮青蛙這樣的情況。而汾酒的口感比竹葉青“硬”些,但是它醉得快,醒的也快。不像竹葉青后勁兒大,有的人喝了竹葉青兩三天了,還在一直被它“找后賬”。就我個人而言,我是非常喜歡喝竹葉青的。

汾酒、杜康、五糧液古井貢,哪一款好喝,到底誰才是白酒之祖?

對于白酒鼻祖,我看過報道也搜集了一些資料。首先排除五糧液,我認為黃酒才是白酒的鼻祖,我國的白酒都是由黃酒演變和發(fā)展起來的,并且呢是從北方先有的,所以首先排除五糧液吧。其次排除古井貢酒,古井貢酒始于建安元年(196年),不到2000年的歷史,這個毋容置疑。最后就剩汾酒和杜康了,而且業(yè)界爭論最多的也在這兩者之間。

但我還是更贊同汾酒為白酒的鼻祖,清香型白酒是最早出現(xiàn)的蒸餾酒工藝白酒。那么四大香型鼻祖又是誰呢?清香型:汾酒濃香型:瀘州老窖醬香型:茅臺鳳香型:西鳳酒就是這么劃分的,其實現(xiàn)在追溯誰是鼻祖沒有任何意義了,真正把白酒做成老百姓能認可、喝的起的白酒才是最好的白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杜康也不再是魏武帝口中的杜康了!。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