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jié)消耗白酒多少噸,八一建軍節(jié)的來歷

1,八一建軍節(jié)的來歷

八一建軍節(jié)起源1927年8月1日,在中國江西南昌,建立了第一支軍隊,為了紀念軍隊的成立,便將這一天定為建軍節(jié)。陸軍是軍隊的主體力量,共有13個集團軍的機動作戰(zhàn)部隊,分布于5大戰(zhàn)區(qū)?,F編有約15個師,120個旅,是現世界上兵力最為龐大的陸軍。中國陸軍將朝精兵、軍民合成、快速機動、反恐作戰(zhàn)、邊境防衛(wèi)、災害救助等發(fā)展。海軍是軍隊的海上力量,是五大軍兵種之一。下設海軍后勤部、海軍裝備部、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北海艦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zhàn)隊、試驗訓練基地、海軍各院校等,中國海軍擁有總排水量位居世界第二的龐大艦隊??哲娛擒婈牭目罩辛α?,是五大軍兵種之一。截至2014年,部隊共有398000名人員與逾3300架軍用飛機,其中2100架為戰(zhàn)斗機及轟炸機。時至今日中國空軍已逐漸發(fā)展為擁有第五代戰(zhàn)斗機、遠程轟炸機、運輸機等先進裝備的現代化力量。義務兵介紹兵役制度是國家關于公民參加軍隊,在軍隊外接受軍事訓練的一項重要的軍事制度,它隨著國家的出現而產生,又隨著國家的經濟情況而變化。兵役制度的種類很多,就其性質而言,基本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義務兵役制,又稱征兵制。這種制度是國家利用法律形式規(guī)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齡內必須服一定期限的兵役,帶有強制性。另一種是志愿兵役制,又稱募兵制。這種制度是公民憑自愿應招到軍隊服兵役,并與軍方簽定服役合同。而服義務兵役的士兵,稱為義務兵。自2020年起,將義務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調整為一年兩次征兵兩次退役。

八一建軍節(jié)的來歷

2,建軍節(jié)的由來 八一建軍節(jié)的歷史事件

導讀:建軍節(jié)是每年的八月一日,這是固定不變的日子,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半天假期的節(jié)日,每年的今天我們都要為我們的軍人送上祝福,一起感恩軍人為我們幸福生活做出的奉獻和犧牲。那么,建軍節(jié)的由來你知道多少?八一建軍節(jié)的歷史事件你了解嗎?不知道的話,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建軍節(jié)的由來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起義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譚平山領導。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jié)。 八一建軍節(jié)誕生地:瑞金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占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后第一次攻城戰(zhàn)斗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qū)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wèi)。他們即時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雄師向南昌反撲。鑒于敵我實力懸殊,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 1927年8月25日下戰(zhàn)書,在朱德、賀龍等的指揮下,起義軍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鎮(zhèn),開展了起義部隊第一次攻城戰(zhàn)。經過徹夜激戰(zhàn),敵“討共第八路軍”右路總指揮錢大鈞所部5個團被擊潰,向會昌方向潛逃。26日上午,起義軍占領瑞金城。這是南昌起義部隊首次攻占城市。 八一建軍節(jié)的歷史事件 1927年8月1日發(fā)生的南昌起義。 革命遺址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wèi)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fā)動“清共”行動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各指揮的各個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fā)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zhàn),殲敵三千余人,繳獲槍支五千余支,子彈百萬余發(fā),大炮數門,占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共產黨中央委員、各省區(qū)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起義部隊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qū)。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后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yōu)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地區(qū),與海陸豐地區(qū)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zhàn)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于遭到優(yōu)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起義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于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fā)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wèi)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xù)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斗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qū)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并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余人。 會昌戰(zhàn)斗后,起義軍陸續(xù)折返瑞金,改道東進,經福建省長汀、上杭,沿汀江、韓江南下。9月22日,第11軍第25師占領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主力繼續(xù)南進,于23日占領潮安(今潮州)、汕頭。在此期間,駐廣東的國民黨軍第8路軍總指揮李濟深令錢大鈞殘部牽制第25師,令黃紹竑部經豐順進攻潮安,令陳濟棠、薛岳部3個師1.5萬余人組成東路軍,由河源東進,尋起義軍主力決戰(zhàn)。 根據上述情況,中共前委決定,第20軍新建的第3師隨革命委員會駐守潮汕地區(qū),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28日,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山湖(玉湖)附近地區(qū)同東路軍遭遇,將其擊潰,繼向湯坑(今豐順市)推進,在汾水村地區(qū)與敵再次激戰(zhàn),至30日,起義軍傷亡2000余人,無力再戰(zhàn),遂向揭陽撤退。是日晚,黃紹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義軍主力在流沙(今普寧市)與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員會會合,繼續(xù)向海豐、陸豐地區(qū)撤退,在經過流沙西南鐘潭村附近的蓮花山時,再次遭到東路軍的截擊,激戰(zhàn)不勝,部隊大部潰散。駐守三河壩的第25師,在給錢大鈞部以重大殺傷后,向潮安轉移,10月5日在饒平縣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師一部會合。此后,這兩支部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這是一次長途行軍,從南昌出發(fā),經撫州、宜黃、廣昌、石城、瑞金、會昌、長汀、上杭、大埔,直到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占領潮州、汕頭,整整走了一個多月才停腳,而先頭部隊則已進入海陸豐地區(qū)。沿途在瑞金以北的壬田寨打了一次勝仗,在會昌又打了一次勝仗,殲滅敵人一個多師。警衛(wèi)隊的戰(zhàn)士們雖然萬分疲勞,但精神興奮,始終保持著高漲情緒,保衛(wèi)起義軍領導機關——革命委員會的安全。當時我在警衛(wèi)隊當班長。占領潮州后,我們這個排奉命留在那里,擔負后勤部門和物資倉庫的警衛(wèi)任務。撤出潮州后,我們東渡韓江,向饒平方向前進。到饒平時,朱德同志已率領二十五師和九軍教導團從三河壩撤到那里,我們同這支隊伍會合一起了。接著就在朱德、陳毅同志領導下,開始向閩贛方向作戰(zhàn)略轉移。這又是一次長途行軍,經饒平、平和、大埔、永定、武平、信豐到達南康、大庾地區(qū)。由于連續(xù)行軍作戰(zhàn),部隊減員很大,加上一些意志不堅定的戰(zhàn)士和干部,對革命產生動搖,陸續(xù)離開了部隊,到南康時還剩下一千多人,到達大庾時只剩七、八百人,因為部隊成分不純,加之基層黨員太少,沿途軍紀不好,乃將部隊整編為一個團,朱德同志任團長,陳毅同志任團指導員。他們親自整頓部隊紀律,加強政治工作,壞分子被淘汰,留下來的同志更堅定了。形勢變化得極快,將過舊歷年的時候,我們進湖南到宜章,消滅了該縣反動武裝以后,即公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正式打起了鐮刀、斧頭的紅旗,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湘南起義。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chuàng)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開始。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jié)。南昌起義,由于客觀上敵人力量過于強大,主觀指導上缺乏經驗,沒有和湘、鄂、贛地區(qū)的農民運動相結合,開展土地革命戰(zhàn)爭,而是孤軍南下廣東,企圖打開海口,爭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據地,再次舉行北代,加之兩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殲敵,成為敵人各個擊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敗。但這次起義的偉大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它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對創(chuàng)建偉大的人民軍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建軍節(jié)的由來 八一建軍節(jié)的歷史事件

3,八一建軍節(jié)快到了請回憶一下在部隊最艱苦的一段經歷

在部隊最苦的一段經歷,那是一九六八年的冬天,我們部隊奉上級命令換防,從山東濟寧市徒步行軍到濟南市,一共走了四天四夜,中間只睡了一夜覺。回想起那段經歷,履履在目、記憶猶新。我當的是步兵,全身負重大約有三十多公斤:步槍手榴彈、子彈,小鎬小鍬水壺盧夸包,糧袋子 被褥 大衣 蚊帳 雨衣 書籍 干糧等物品。那年全軍都在換防、拉練,還想著那時毛主席有條指示:“部隊不要在一個地方駐久了”,那年也正是和蘇聯關系最緊張的時候,中蘇邊境沉兵百萬,快到了一觸即發(fā)的邊緣。所以當時全軍響應毛主席的指示,掀起了換防、拉練備戰(zhàn)地熱潮。途中還要搞一些軍事課目,例如:尖刀班偵察敵情(我就在尖刀班)、防空隱蔽、跑步穿過敵占區(qū)、遇敵糟遇戰(zhàn)等內容。中途還和當地老百姓共同開批斗會、聯歡會等節(jié)目,(我還說過快板書)。老百姓對解放軍可親熱了,給我們送雞蛋送茶水等。真體現了:軍民魚水情誼深,就如一家恩愛親,雖然共聚時間短;臨別難舍又難分。還印證了毛主席那句話:“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快到目的地的前一天,確實寸步難行了,我已離隊伍落下了一里路了,這時,副指導員在最后做收尾工作,他要幫我扛槍,我拒絕說:“槍是戰(zhàn)士的第二條生命,槍不能離身”,副指導員夸我會說話并鼓勵我:堅持就是勝利!最后勝利地到達了目的地——濟南! 1966年我在山西太原,為了改變部隊的往房條件,抽調部分人員到磚廠打磚:我是其中一員。吃住在工地。雖然很辛苦。但得到了鍛練。頭頂烈日。皮膚曬黑。小跑快運。手腳勤快。這個干打壘。至今還浮現在眼前! 很愿意與大家分享一段難忘的軍旅經歷; 但與其他“自然條件”艱苦不同的是,我這一段卻是來自心路歷程中的“艱辛”與轉變 。 那是在1990年南疆的一個防空陣地。當時作為指揮所報務員的我,由于當時的電臺信號問題,我只是注意接聽了一條入境航線的標注;而忽視了另外一條航線的飛行動向,結果在估算約百余公里的航程后,我才發(fā)現這個航班已經取消;于是趕快向值班參謀做了匯報,及時進行了作廢。當時,我是差點嚇的尿了褲子。要知道,這種情況如果再做向前飛行報告,會對上級指揮機關造成重大誤判,引起嚴重后果的。 因為這次航標誤報,我也因此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處分;也很“榮幸”的受到了部隊首長的接見和約談。 雖然時間過去三十載,這件事一直時時掛在我的心頭,也是時刻做為一個教訓在提醒、鞭策著我;促使我務必在工作當中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在關鍵關口,容不得有一絲的馬虎和含糊。 感謝軍旅,感謝那些刻骨的教訓;在激勵著我的成長與成熟 。 我是七六年二月入伍,入伍后正趕上唐山大地震,我們駐唐部隊義不容辭的投入到抗震救災當中,當時正是三伏天,戰(zhàn)士們頂著40多度的高溫天氣,冒著余震造成殘墻斷壁被砸死砸傷的危險,晝夜不停、爭分奪秒刨埋在廢墟下面的百萬災民。 由于長時間不休息,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很多戰(zhàn)士身體就漸漸的頂不住了。即而出現了中暑、勞累過度、心臟驟停、昏迷不醒、造成犧牲多人。我也不例外,在一天下午大約五點多。正在我緊張的雙手刨人時,突然覺得頭重腳輕、眼前一黑,一頭栽倒在救援現場,昏迷休克過去九個多小時后才蘇醒過來。醒來后不聽首長們勸阻,又投入到了熱火朝天的救援當中……。 由于長時間的拼命救援,再加上經常冒雨救援,使我勞累成疾,患上了終身不愈的風濕性腰疼病。始終帶病堅持軍訓、救援、施工。就是回到地方工作,還是常年帶病堅持工作在第一線。 雖然我當兵經歷了這么多艱苦環(huán)境的磨練,并且還造成自己殘疾。但我不后悔,也從未向各級組織伸手要待遇,有苦就咽在肚子里,從不聲張。有句名言說得好“生命中有了當兵的 歷史 ,一生不后悔!”。雖然當兵是受罪受苦,但是鍛煉了自己的身體,增強了意志,大長了才干。所以說軍營就是大熔爐,能使戰(zhàn)士們百煉成鋼。 八五年初冬,部隊換防到另一個縣城,由原來住的取暖樓,變成了燒火墻的平房。 部隊經過幾個月的組建,于深冬時搞一次全團野外拉練。部隊經過大半天的跑步,來到離市區(qū)幾十里路的農村安營扎寨。由于天氣寒冷,不能在野外宿營,各連隊指戰(zhàn)員只能借宿當地百姓家。那時候部隊都吃細糧,而老百姓家多數都吃粗糧呢?戰(zhàn)士們吃剩下的飯都送給老百姓了。 我們班六個人住在村干部家里,晚上躺在熱乎炕上別提多舒服了。第二天早飯后,我們班長招集全排開會說:(我們班長是代理排長)今天連長要求搞一次野外宿營,咱們要早些出去找位置。 班長領著全排四個班找到一處離村莊幾百米的山溝里,這里風大,雪piao的有幾米厚,班長讓我們挖雪洞,說晚上在雪洞里宿營。經過大半天挖修,一個寬敞的雪洞挖好了,全班六個人把被褥鋪好,躺在雪洞里,越待越冷。班長說要去看看其它幾個班住的怎么樣,領一個戰(zhàn)士走了,這一走就沒影了。過了很長時間付班長讓我在雪洞里值班,他們三個人也走了。我一個人蹲在雪洞里,又冷又怕的,但還是堅持等他們回來,到后來,腿凍的都不聽使喚了,可能求生本能吧!連滾帶爬的往外走,待走到村頭路上時,腿漸漸有知覺了,回到住的房子時,班里所有戰(zhàn)士都躺炕上睡著了。待他們都醒來之后說把我忘了,腳穿的大頭鞋凍的脫不下來了,有的戰(zhàn)士用柴禾棒子砸大頭鞋,總算把鞋脫下來了,兩只腳紅腫的樣子。班長讓戰(zhàn)士到外面盛一盆雪給我搓腳,兩個戰(zhàn)士換班搓,漸漸的感覺腳背有知覺了,又過了一會兒,天就亮了。班長和戰(zhàn)士們說,這事不能讓連里們知道,就說我感冒了。第二天在炕上躺了一天,第三天拉練結束往回走,十個腳趾頭凍壞了七個。退伍之后,每年春冬腳趾頭都發(fā)癢,后來通過打坐,漸漸好了。 五年軍營生活,這一次是我最難忘的,每每想起,還感覺有些后怕。 在部隊最艱苦的一段經歷?對我來說,那就是走墨脫了。那時候墨脫還不通公路,我明白了“墨脫路”是咋回事。林木茂密,藤本纏繞,人只要裹進去身子都邁不開,塌方、雪崩、泥石流縱橫肆虐。 我們不僅要砍路前行,還時常不得不閉著眼睛硬闖毒蛇區(qū)、毒蜂林、毒蠓地。在螞蟥山,有成群成群的螞蟥,竟然多到這樣的程度:人已不能從這里通行了。當時我聽向導索朗平措講過螞蟥山螞蟥成災的傳聞,但是只有親身體驗到要對付這種害蟲該是多么困難! 這螞蟥它會不聲不響地、準確無誤地從樹枝上草叢中掉落在人身上,再從衣服或者鞋眼爬到你的肉體上。一旦被它咬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喝血喝飽喝夠。硬要把它拽出來只能使你流更多的血。 途中,時常有猴群擋道,羚牛漫游。白天,我看見過黑瞎子;晚上,我發(fā)現過中印虎,彼此都相安無事。但至今想起,仍覺得好像有什么東西在我的身后尾隨跟蹤! 在墨脫路我還差點把命丟了:過高空索橋時,我就像走鋼絲,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一腳踩虛滑入河中,險些被惡浪卷走;爬雪山時突遇雪崩,一塊巨石從天而降擦著我的頭皮飛下深淵;在西工溝,走著走著,突然一股泥石流把我沖進百米泥塘,差點兒被吞噬……這經歷,既驚悚又驚險,好在都過來了。 #若喜歡,請關注@讀走西藏# 都過去幾十年了,要說最苦的日子那還是79年二月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日子,當然最苦的是和我一樣長眠不醒的年輕戰(zhàn)友,他們來世上都沒享受一點青春年華就定格在烈士陵園的碑林上了,他們最苦最累,我們活著的人都是幸運的幸福的,在他們面前我們無言痛苦,所以當兵的日子只有責任使命,只有榮耀王者,沒有苦累時光。節(jié)日來臨,致敬戰(zhàn)友 42年前的1978年,我當年駐地在內蒙固陽縣北部的山角下,交通閉塞。我們是守備部隊,冬季訓練,夏季國防施工。我們施工的任務是把半山腰截斷,挖三米深七米寬的反坦克壕。每天剛發(fā)亮就扛著工具和炸藥出發(fā),走七八里地山路。早飯和午飯都在工地吃。山上沒水且石頭都是黑色的,我們人人都象非洲黑人一般,只有牙是白的。勞動強度非常大,晚上看到星星才回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頓吃了七個饅頭。由于沒有水,手是黑的,一抓饅頭就印上五個黑點,這樣吃的也很香甜。 這是我一生吃的最多也是最艱苦的一段經歷。有了這段經歷對我以后生活和事業(yè)發(fā)展影響很大。 軍營十九年,青春已耗盡,回憶很美好,當下夠煩惱 2001年年底我穿上了軍裝,當兵5年,一生無悔。 在這個多災多難的七月份,我也感想萬分,都說當兵后悔兩年不當兵后悔一輩子,我不這么認為,因為你沒當過兵,當過兵的戰(zhàn)友們無論你是義務兵還是士官還是軍官都有一段最艱苦的日子,雖然我退伍14年了但是在部隊的幾年我終生難忘,在這里我就回憶一下我在部隊的往事吧,其實有好多事都刻骨銘心,挑兩件事情吧。 前天晚上我接到我戰(zhàn)友的電話,他們現在在江西九江抗洪一線,真心的為他們捏一把汗,太辛苦了,媒體報道的都是片面的,我也參加過抗洪搶險,當過兵的戰(zhàn)友都知道在部隊有種無形的服從感,軍人就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抗洪一線是真的很辛苦,我在部隊時是 汽車 兵,我的任務就是機動運送物資和人員,我參加抗洪的時候命令車輛24小時不熄火,駕駛員不允許下車,隨時可以機動,因為我是司機我經歷了,看到戰(zhàn)友們穿著救生衣,抗沙包,打地樁,就像螞蟻一樣在大壩上穿梭,這個比喻一點都不為過,滿身的泥漿,真的怪心疼的,我們也是各司其職,雖然我沒抗沙包,但是吃飯睡覺也真是遭罪啊,現在長江漲水,抗洪搶險的戰(zhàn)士們是真的辛苦了,八一節(jié)快到了,希望他們英雄凱旋歸來。 還有就是我最難忘的事情了2005年10月份我們部隊機動去長白山光纜施工,1400多公里長途跋涉,我作為 汽車 兵,我開著我們團最破的吊車,東風140,8噸吊車自重10噸。92年的車真是特別的破形容不了了,我一共開了兩天到了長白上西門,到長白山北坡 旅游 區(qū)是65公里無人區(qū),都是原始森林,我們去的時候是10月份長白山已經下雪了,可想而知有多冷,我剛到駐地沒有帳篷在車里睡覺,我在駕駛室里蜷縮著對付了一宿,有多難受只有我自己知道。第二天各部隊的戰(zhàn)士進入原始森林無人區(qū)施工,部隊是禁止喝酒的,可是沒個連隊都會發(fā)一大桶白酒,不為了別的是為了取暖,長白山10月份就進去防火期了是不允許有火的,就這樣一共24天,圓滿的完成了任務,我開車回去的時候真是太囧了,大部隊剛剛開拔我車就壞了,油凍了,好容易修好了,汽油泵膜片碎了,120公里用了300升油,修好了之后,又走錯了路,再后來車還沒油了,輾轉的回去的路,還差點出事故,都是因為太累了。八一節(jié)快到了在這里希望現在在抗洪一線的戰(zhàn)士們安全凱旋,提前預祝戰(zhàn)友們建軍節(jié)快樂

八一建軍節(jié)快到了請回憶一下在部隊最艱苦的一段經歷

推薦閱讀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