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為什么白皮蒜就長芽呢
- 2,一斤酒泡多少大蒜
- 3,酒泡蒜是什么色
- 4,酒泡大蒜一次喝多少
- 5,我家用醋泡的蒜為什么會發(fā)芽
- 6,白灑泡大蒜能放幾年不會壞
- 7,大蒜在家里怎么就發(fā)芽了呢
- 8,大蒜頭怎么儲存不長芽
- 9,怎樣儲存大蒜防止大蒜發(fā)芽
1,為什么白皮蒜就長芽呢
不要放在潮濕的地方 要保持干躁通風!
2,一斤酒泡多少大蒜
大蒜泡酒的方法很簡單,大蒜和白酒的比例為1:1即可?!静牧稀看笏?000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5000毫升?!局品ā看笏馇兴椋湃胍粋€干凈的紗布袋里,扎緊口,放入酒瓶,密封,春夏兩季浸泡3天左右,秋冬兩季浸泡一周。即可飲用。大蒜泡酒跟做飯食材的選擇一樣,非常重要,輕則影響口感,重則營銷效果。大蒜的選擇建議:第一:選擇未開口的大蒜。許多人都覺得大蒜開口好剝,但實際上這樣的大蒜容易發(fā)芽。選擇開口的就很容易挑到可能變了質的。第二:我們應當選擇顏色深一些的,有斑點的大蒜。這種蒜的口感更好。第三:不要已經長芽的大蒜,由于發(fā)芽的部分開始吸收蒜瓣里的營養(yǎng)供它生長,所以這種算口感比較干,不好吃,而且營養(yǎng)成分也少。第四:選擇硬的。如果摸起來軟的,可能已經存放了很久時間。如果剝開外皮,就可能發(fā)現里面是壞掉的。還有發(fā)育不太好的蒜也是軟軟的不飽滿,所以這種蒜也不要選白酒的選擇建議:大蒜泡酒建議選用42~52度白酒,不破壞維生素的同時,口感更加柔和。選用清香型白酒,清香型酒酸、脂類含量少,能更好的稀出大蒜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不易飽和;清香型能夠最大程度保留香味物質,使兩者香味很好的融合。容器要用陶壇或玻璃器皿。別用塑料和金屬泡酒,塑料金屬裝酒會逸出有害物質。而玻璃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然玻璃盡量要選擇無鉛的環(huán)保玻璃,我用的是谷養(yǎng)康42度的泡酒專用酒,瓶子設計也非常人性化,酒未裝滿,特意留出幾千毫升空間,可以直接加入食材,免去購買酒和泡酒瓶子。
3,酒泡蒜是什么色
泡了變成綠色了
殺菌,開胃,除穢。
4,酒泡大蒜一次喝多少
回答
大蒜泡酒的方法很簡單,大蒜和白酒的比例為1:1即可?!静牧稀看笏?000克,無添加泡酒專用酒5000毫升?!局品ā看笏馇兴椋湃胍粋€干凈的紗布袋里,扎緊口,放入酒瓶,密封,春夏兩季浸泡3天左右,秋冬兩季浸泡一周。即可飲用。大蒜泡酒跟做飯食材的選擇一樣,非常重要,輕則影響口感,重則營銷效果。大蒜的選擇建議:第一:選擇未開口的大蒜。許多人都覺得大蒜開口好剝,但實際上這樣的大蒜容易發(fā)芽。選擇開口的就很容易挑到可能變了質的。第二:我們應當選擇顏色深一些的,有斑點的大蒜。這種蒜的口感更好。第三:不要已經長芽的大蒜,由于發(fā)芽的部分開始吸收蒜瓣里的營養(yǎng)供它生長,所以這種算口感比較干,不好吃,而且營養(yǎng)成分也少。第四:選擇硬的。如果摸起來軟的,可能已經存放了很久時間。如果剝開外皮,就可能發(fā)現里面是壞掉的。還有發(fā)育不太好的蒜也是軟軟的不飽滿,所以這種蒜也不要選
白酒的選擇建議:大蒜泡酒建議選用42~52度白酒,不破壞維生素的同時,口感更加柔和。選用清香型白酒,清香型酒酸、脂類含量少,能更好的稀出大蒜中的營養(yǎng)成分,不易飽和;清香型能夠最大程度保留香味物質,使兩者香味很好的融合。容器要用陶壇或玻璃器皿。別用塑料和金屬泡酒,塑料金屬裝酒會逸出有害物質。而玻璃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然玻璃盡量要選擇無鉛的環(huán)保玻璃,我用的是谷養(yǎng)康42度的泡酒專用酒,瓶子設計也非常人性化,酒未裝滿,特意留出幾千毫升空間,可以直接加入食材,免去購買酒和泡酒瓶子。大蒜泡酒的作用很豐富:1、驅寒暖身,大蒜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因此具有暖脾胃的作用。而白酒性熱,味甘、辛、苦,入心、肺、胃經,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具有驅寒暖身的功效。因此食用大蒜泡酒具有驅寒暖身的作用。2、健胃消食,大蒜和白酒都入胃經,可以暖脾胃,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并且食用白酒和大蒜都有促進胃酸
5,我家用醋泡的蒜為什么會發(fā)芽
芽是泡醋之前就有的,只是泡了以后漲開了。不礙事,仍然可以吃。
放點辣椒
6,白灑泡大蒜能放幾年不會壞
白酒泡大蒜,如果說酒精度在60度以上那放三年沒問題
白酒泡大蒜可以防血栓,常食蔥和蒜能降血脂、降血壓和降血糖,如果我們用腦較多,就可以多吃一些蔥蒜,這樣可以使頭腦更靈活,思維更為活躍。在飲食中適量增食蔥、蒜,不僅大腦健康不衰,還能調節(jié)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
7,大蒜在家里怎么就發(fā)芽了呢
大蒜頭收獲以后,休眠期一般為2~3個月。休眠期過后,在適宜的氣溫下,大蒜頭便會迅速發(fā)芽、長葉,消耗莖中的營養(yǎng)物質,導致鱗莖萎縮、干癟,食用價值大大降低,甚至腐爛。所以說,發(fā)芽了的大蒜頭,雖然可以吃,但因其營養(yǎng)消耗,食用價值會大打折扣
買到家的大蒜一時吃不了,存放時極易生芽,這是很令人煩惱的事,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辦法很簡單,只要將大蒜裝在塑料袋里,再把袋口封嚴就可以了。因為這樣可使袋內大蒜釋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散發(fā)不出去,相對減少了袋內的氧氣,同時也阻隔了水分的進入,從而使大蒜處于一種休眠狀態(tài)。
準備貯藏的大蒜應在葉片開始變黃時選晴天適時采收。收獲時,先將大蒜下面的土壤刨松,以便植株易從土中拔出。收獲后,將大蒜堆成堆,以蒜葉覆蓋蒜頭曬2--3天,待蒜秸開始萎蔫時,修剪根瓣,剪去葉莖,然后將蒜頭放入筐內。最好將蒜頭暴曬或人工干燥。人工干燥以30℃的溫度,50%左右的空氣相對濕度為宜,這有利于加速蒜頭干燥,促進休眠,延長貯藏期。
1.低溫貯藏:貯藏前應將蒜頭晾干,如果未晾干,蒜頭會因濕度過高而導致腐爛。大蒜一般應貯藏在溫度0.6--0℃,空氣相對濕度65%--70%,通風、干燥、無煙火的菜窖或房子里。此法可貯藏6--7個月。
2.高溫貯藏:大蒜經歷一個低溫休眠階段后,在5--18℃下會迅速發(fā)芽。將采收后的大蒜一直放在30--34℃高溫環(huán)境中貯藏,可保鮮一年以上。此外,在相對濕度40%--50%的條件下,也可抑制蒜頭的呼吸代謝,延遲發(fā)芽。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同樣可抑制蒜頭的呼吸和發(fā)芽。
留種大蒜宜采取高溫貯藏,以溫度為15℃左右、相對濕度不超過70%的條件為宜,這樣有利于提高種性。如果冬季能確保溫度穩(wěn)定在-1--3℃,在播前40天左右改為18--20℃高溫處理,也能收到同樣的保鮮效果。
3.串掛貯藏:采收時將大蒜植株連根拔起,剔除過大、過小、腐爛或機械損傷和雨淋受潮的蒜頭,再用刀沿鱗莖底盤將根須及夾帶的一部分莖盤削去,只留下10--15cm假莖,注意削平莖盤。經暴曬或人工干燥后,將蒜頭假莖用鍍鋅鐵絲串起來,懸掛在房屋前后的屋檐下,或先將大蒜每8--10只扎成一把,再一排排串掛在屋檐下的鐵絲或尼龍繩上自然風干。夏秋季可懸掛在臨時涼棚、冷涼室內或通風貯藏庫內;冬季最好移入通風貯藏庫內,避免受潮受凍。
4.礱糠埋藏:在箱、筐或埋藏坑的底部先鋪一層厚約2cm的礱糠,然后一層蒜頭(2--3只蒜頭高)一層礱糠,層層堆積至離容器口5cm左右,用礱糠覆蓋,使蒜頭不暴露在空氣中。
5.化學貯藏:在大蒜收獲前7天內,用0.1%--0.15%濃度的青鮮素(MH)水溶液噴灑。藥液一定要噴均勻,葉片上下須布滿霧珠。藥后24小時內如遇雨,天晴后須重噴一次,一般噴藥后可存放到新蒜上市。蒜頭可懸掛、碼堆在通風陰涼的地方保存。留種大蒜不能噴灑青鮮素。
6.涂膜保鮮:先將石蠟熔成石蠟液,然后將曬干的蒜頭在石蠟液中浸一下即可。石蠟液溫度不宜太高,浸的時間不宜太長,只要浸勻、浸透即可。此法可將蒜頭貯存到翌年5月。
就 吃了
發(fā)芽了也沒事的,吃了就好了,現在大蒜忒貴,別扔,發(fā)芽了也沒毒!還有就是保存的時候一定要在通風干燥的地方放,最好是暴露在空氣中,在袋子里特別容易發(fā)芽和爛掉!
8,大蒜頭怎么儲存不長芽
大蒜頭貯藏不長芽方法有很多,如果需要儲存的大蒜頭的數量不多,可以用保鮮膜包好后直接放冰箱保鮮層儲存,溫度保持在5到10攝氏度為宜。如果需要大量存放,根據貯藏目的及條件,可使用掛藏、堆藏、埋藏、輻射貯藏、化學藥劑處理貯藏等方法。 一、掛藏法:對準備掛藏的大蒜嚴格挑選,去除那些過小、莖葉腐爛、受損傷和受潮的蒜頭。然后攤在地上晾曬,至莖葉變軟發(fā)黃,大蒜的外皮已干。最后選擇大小一致的50至100頭大蒜編辮,掛在陰涼通風遮雨的屋檐下,使其風干貯存。 二、堆藏法:去除散瓣、蟲蛀、帶有霉變及受傷的蒜頭,按50至100頭捆成一捆,進行晾葉。葉晾干后,再晾蒜根。晾蒜時間7至10天,選擇陰涼通風的場所堆藏。堆藏時蒜頭向外,3至5天要扒開蒜垛進行放風晾蒜,無論天陰天晴都要完成。放風晾蒜時應白天晾,傍晚把垛封好,以免雨淋腐爛。一周左右,再進行第二次放風。這樣反復進行兩次,使大蒜全部干燥,然后轉移到室內通風處,堆放在貯藏庫或大竹筐內,保持低濕、涼爽的條件,并經常檢查?! ∪?、埋藏法:埋藏溝的寬度為1至1.5米。大蒜埋藏后,不能隨時進行檢查,為避免在貯藏中的腐爛損失,應該在埋藏前嚴格挑選那些無病、無損傷的大蒜進行貯藏。大蒜的埋藏一般選用礱糠作覆蓋物,首先在溝底部鋪一層2厘米厚的礱糠,然后一層大蒜一層礱糠,層層堆至離地面5厘米左右時,用礱糠覆蓋,不使大蒜暴露在空氣中。造成一定的密封條件,抑制大蒜的呼吸作用,降低氧氣含量,有利于貯藏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沉積,為大蒜貯藏提供良好條件。 四、化學藥劑處理貯藏法:常用的化學藥劑為青鮮素,其鈉、鉀、銨鹽易溶于水,對人畜毒性低。方法是,在大蒜抽薹后到收獲前一周,將青鮮素加水120至180倍稀釋,噴灑大蒜葉面,可抑制大蒜發(fā)芽。
別著水,要是放冰箱,記得別把袋子口系的太死。
放冰箱里。但最好還是一次不要買太多。
大蒜貯存的方法比較多,如掛藏、冷庫貯藏、通風貯藏、窯藏等。在家庭中比較簡易實用的是掛藏和冰箱冷藏。掛藏的方法是,將干燥的大蒜放在塑料袋里,然后扎口置放在冷涼通風的環(huán)境中。大蒜在冬季有一個較長的生理休眠期,低溫和干燥對延長貯藏期有利。冰箱冷藏是將大蒜袋裝后放入冰箱冷藏室里,也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低溫、干燥的環(huán)境,以延長貯藏時間。 此外,也可把蒜皮剝去,一瓣瓣將蒜放入廣口瓶內,用色拉油浸泡,放在陰涼處。這樣,既不會長芽又可長期保存。另外,對于過剩的大蒜,也可用醬油來浸泡。除了醬油之外,最好加一點酒一起浸泡,味道更佳。如果想不讓它發(fā)芽,就要滿足上述低溫、干燥條件。 最適儲存溫度:0℃相對濕度:95%RH以上大蒜無冷害現象,只要在冰點以上(接近0℃),溫度愈低,儲存期限愈長。與其他葉菜類相似,大蒜亦需要較高的相對濕度,以避免脫水萎凋,造成損失。雖然截尾大蒜葉面積小,失重情形比整枝者少,但0℃以上的儲存往往因傷口感染腐爛,葉片易黃化,而儲存期縮短。
找一個陶罐或陶壇子,把蒜放里面,別放的太滿了,再把壇子放在一個涼快的地方,注意 不要把壇子封口,這樣保存蒜可以保存好久呢,而且不長芽子,也不長毛,不變壞也不會 變干.用網狀袋子裝好,吊在通風處,這是一種辦法。此外,也可把皮剝去,一瓣瓣放入廣口瓶內,用色拉油浸泡,放在陰晾處。這樣,既不長芽又可長期保存。防止大蒜長芽的方法是:把蒜頭剔除, 將選好的蒜頭裝入塑料袋里, 將口封嚴, 放在室內, 每隔7~8天檢查一次, 這樣大蒜可貯存較長時間.同時現在超市買的大蒜都是鈷60照射過的,一般是不會長芽的,你可以買這種大蒜,即可以長時間放置,又比較好吃。
9,怎樣儲存大蒜防止大蒜發(fā)芽
教你如何保存大蒜不發(fā)芽
1. 掛藏法 大蒜收獲時,對準備掛藏的大蒜要嚴格挑選,去除那些過小、莖葉腐爛、受損傷和受潮的蒜頭。然后攤在地上晾曬,至莖葉變軟發(fā)黃,大蒜的外皮已干。最后選擇大小一致的50至100頭大蒜編辮,掛在陰涼通風遮雨的屋檐下,使其風干貯存。2. 堆藏法 大蒜收獲后,去除散瓣、蟲蛀、帶有霉變及受傷的蒜頭,按50至100頭捆成一捆,進行晾葉。葉晾干后,再晾蒜根。晾蒜時間7至10天,選擇陰涼通風的場所堆藏。堆藏時蒜頭向外,3至5天要扒開蒜垛進行放風晾蒜,無論天陰天晴都要完成。放風晾蒜時應白天晾,傍晚把垛封好,以免雨淋腐爛。一周左右,再進行第二次放風。這樣反復進行兩次,使大蒜全部干燥,然后轉移到室內通風處,堆放在貯藏庫或大竹筐內,保持低濕、涼爽的條件,并經常檢查。3. 化學藥劑處理貯藏 常用的化學藥劑為青鮮素,其鈉、鉀、銨鹽易溶于水,對人畜毒性低。方法是,在大蒜抽薹后到收獲前一周,將青鮮素加水120至180倍稀釋,噴灑大蒜葉面,可抑制大蒜發(fā)芽。噴藥用的噴霧器使用后要洗凈,注意不要對蒜種噴施,以免影響發(fā)芽。大蒜(學名:Garlic)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tǒng)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干備用。農諺說“種蒜不出九(月),出九長獨頭”,6月葉枯時采挖,除去泥沙,通風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儲存大蒜 1、想吃原汁原味的新鮮蒜,不妨一次性多買點,然后把它們像編小辮一樣編成蒜辮。之后,把蒜辮掛在窗外或窗邊等通風處,這樣就能推遲大蒜發(fā)芽的時間,每次就能吃到新鮮的大蒜了。如怕麻煩,超市里賣的透氣紗網裝的糖葫蘆狀蒜倒掛在通風處也可?! ?、買的蒜比較少,就不適宜采取掛藏法。此時,最好把大蒜和其他蔬菜一樣,放進冰箱的冷藏室。千萬不要冷凍,在適宜的低溫下,大蒜至少能保存半個月,既不生芽,又不會腐爛?! ?、大蒜的新鮮度要求不高,而且蒜量又不大的話,你可以把大蒜剝皮,然后放進一個干凈的盒中,再上面撒上一把鹽即可。這樣保存的大蒜,可以長時間不生芽?! 〈笏庠趺幢4妗 ?、油浸法。還有一種常見的方法,同樣是先把蒜剝皮,放入干凈的盒子內,在上面倒上一層植物油。這是脂肪隔離法,它能隔絕大蒜接觸空氣,延緩其生芽或變爛?! ?、大蒜最怕溫度高,因此,在保存大蒜時,千萬別把它放在暖氣屋里。另外,塑料袋透氣性差,用它保存大蒜容易造成空氣流通不暢,升高袋內溫度,也會導致大蒜生芽或腐爛,注意了這幾方面我們一定能夠長時間的吃到新鮮營養(yǎng)的大蒜?! 〈笏?(Garlic)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tǒng)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干備用。農諺說“種蒜不出九(月),出九長獨頭”,6月葉枯時采挖,除去泥沙,通風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高溫處理的原理是充分利用大蒜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如大蒜剛收獲后正值六七月份;而春節(jié)后氣溫雖低,大蒜已到了栽種季節(jié),所以阻止不了它發(fā)芽。但這時對它進行高溫處理, 大蒜就又開始休眠,延緩發(fā)芽,有利于貯存。具體做法是:在大蒜發(fā)芽之前,大約在“六九”以后,在地下挖一方形或圓形土坑,坑深40厘米為宜,大小可視蒜的多少而定。土坑底隔20厘米厚再挖一燒火道,土坑旁邊也可挖一煙筒和燒火道相通。把大蒜裝入土坑,上面蓋嚴封上土,下面燒火,使土坑內溫度達到28~30℃,并保持4~6小時左右。這樣把大蒜高溫處理后,再存放就不易發(fā)芽,可一直貯存到五六月份接上新蒜,蒜瓣飽滿新鮮如初。注意,挖坑時應選擇地勢較洼的地方,土壤含水60%為宜,這樣土烤不干, 大蒜也不會失水變形。燒火時要掌握好坑內溫度,溫度過低不起作用,溫度過高會把大蒜燙傷烤熟。 再來個簡單的方法:將大蒜裝入塑料袋中,密封袋口。這樣被封在袋里的大蒜,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散發(fā)不出去,提高了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地降低了氧的含量,同時又缺乏水分的吸收,大蒜則會處于休眠狀態(tài)。
用網狀袋子裝好,吊在通風處,這是一種辦法。此外,可把蒜皮剝去,一瓣瓣將蒜放入廣口瓶內,用色拉油浸泡,放在陰涼處。這樣,既不會長芽又可長期保存。另外,對于過剩的大蒜,也可用醬油來浸泡。除了醬油之外,最好加一點酒一起浸泡,味道更佳。 最適儲存溫度:0℃ 相對濕度:95%RH以上大蒜無冷害現象,只要在冰點以上(接近0℃),溫度愈低,儲存期限愈長。與其他葉菜類相似,大蒜亦需要較高的相對濕度,以避免脫水萎凋,造成損失。雖然截尾大蒜葉面積小,失重情形比整枝者少,但0℃以上的儲存往往因傷口感染腐爛,葉片易黃化,而儲存期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