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投料為多少,無憂醬香酒的生產原料有哪些比例是

1,無憂醬香酒的生產原料有哪些比例是

無憂醬香酒的生產原料主要是本來高梁和小麥、水(赤水河洞泉水),其中高梁為主,小麥為大曲原料,比例一般為1:1.
醬香型白酒也稱茅香型白酒,以高粱為釀酒原料,用高溫制得的大曲經多次發(fā)酵釀造而成。酒液微黃透明、香氣優(yōu)雅細膩、入口醇甜、綿柔,具有明顯的酸味,回味悠長,其“空杯留香持久”最是出名。

無憂醬香酒的生產原料有哪些比例是

2,求醬香型酒的勾兌比例

醬香型白酒大概有200多種香氣,目前至今還沒有那個有這個本事。而且醬香型白酒是原漿酒勾兌原漿酒,也就是說是用不同批次的酒來勾調成53度,而不是添加水和其他液體來降低或者升高酒精度數(shù)。
糧食酒是糧食發(fā)酵的,酒精酒是酒精加香精勾的,醬香型白酒沒有什么酒精酒,因為成分不明確,沒辦法勾,酒精酒多的是濃香酒

求醬香型酒的勾兌比例

3,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

1. 工藝流程(以茅臺酒為例) 第1輪投料發(fā)酵 第2輪投料發(fā)酵 第3至8輪 (稱下沙操作) (稱糙沙操作) 80%整粒高粱 70%整粒高粱 上1輪蒸酒后酒醅 20%高粱→粉碎→↓ 30%粉碎高粱 ↓ 加熱水潤料 ↓ 出甑加水 ↓ 加熱水潤料 ↓ 5~7%第8輪出窖酒醅→拌和 ↓ 冷卻 ↓ 蒸酒蒸料→酒 酒尾→∣←高溫大曲 蒸糧 ↓ ↓ ↓ 出甑酒醅加水 堆積 出甑加水 ↓ ↓ ↓ 冷卻 入窖發(fā)酵 冷卻 ∣ ←高溫大曲 ↓ 高溫大曲→∣←加酒尾 ↓ 出窖酒醅分層蒸酒 ↓ 堆積 ↙ ↓ ↘ 堆積 ↓ 上層酒 中層酒 下層酒 ↓ 入窖發(fā)酵 入窖發(fā)酵 ↓ ↓ 出窖蒸餾 出窖酒醅 ↓ 酒 圖6-2 茅臺酒生產工藝流程
最簡單的一種

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

4,醬酒下沙流程是怎樣總共有多少步驟

總體來說,按照傳統(tǒng)工藝來說,下沙流程是這樣的。投料:投50%的高粱。粉碎:20%的高粱粉碎,80%的高粱為整粒。潤糧:用95°以上熱水浸潤16小時,加水量為高粱的60%左右,使原料吸水均勻。兩次潤糧,每潑一次,翻拌三次。加入10%的母糟拌勻。蒸糧:將高粱上甑蒸煮,大約2個小時至7成熟,即出甑。攤晾:將酒醅攤開在晾堂,用鏟子不停地翻開,等溫度降至35°左右。加曲拌和:加入酒度為30%(V/V)上的尾酒7.5kg拌勻,收攏成堆,2米多高。堆積發(fā)酵: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占投料量10%左右。4-10天。開窖取醅:用開水潑窖,然后用尾酒噴灑窖壁四周和窖底,在窖底灑入曲粉,酒醅入窖的同時灑少量尾酒、薄稻殼。封窖發(fā)酵:用泥封窖4cm左右,發(fā)酵30-33天,發(fā)酵品溫變化在35-48℃之間。
醬香白酒按其生產工藝分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竄香酒四大種類,從品質上講,這四大種類的醬香白酒依次降低。 一、坤沙酒:也叫“坤沙酒”或“坤籽酒”,也就是常說的正宗的醬香型白酒,是嚴格按照傳統(tǒng)的茅臺酒工藝進行生產,生產周期長達10個月,出酒率低,品質最好;其靈魂是“回沙”工藝,即是將原料經9次蒸煮,8次發(fā)酵,7次取酒;其高粱不能夠粉碎,破碎率小于等于20%。 貴州茅臺酒就是這個工藝。 二、碎沙酒:即用粉碎的高粱釀出的酒稱為“碎沙酒”,“碎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較高,品質一般;不需要嚴格的“回沙”工藝,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糧食中的酒取完。 茅臺王子酒就是這個工藝。 三、翻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藥后釀出的酒稱為“翻沙酒”,“翻沙酒”生產周期短,出酒率高,品質差。 茅臺迎賓酒就是這個工藝。 四、竄香酒:用坤沙酒最后第9次蒸煮后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后的產品,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市面上出售幾元到20幾元一瓶的醬香酒,基本都是這類產品。 正宗的醬香白酒生產成本都比較高,窖藏周期長,市面上的成品一般都要100多元才能夠買到1瓶.所以喜歡喝醬香的兄弟以后喝酒開支就要增加了,200元只能喝入門的醬香。

5,白酒有多少重香型

你好 我知道的有六種 醬 兼 清 濃 芝麻 米香等
兩種
十二種香型白酒  以酒的主體香氣成分來分,可以根據(jù)其特征分類,在國家級評酒中,目前業(yè)內公認的有十二種香型白酒,分別是:    1.醬香型:以貴州茅臺酒、榮太和古鎮(zhèn)古酒為代表。又稱茅型??诟酗L味具有醬香、細膩、醇厚、回味長久等特點。   2.濃香型(大曲香型):以四川瀘州老窖大曲酒為代表。又稱瀘型??诟酗L味具有芳香、綿甜、香味諧調等特點。   3.清香型:以山西汾酒為代表。又稱汾型。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點,是中國北方的傳統(tǒng)產品。   4.兼香型:以安徽口子窖為代表,其口感“香氣馥郁,窖香優(yōu)雅,富含陳香、醇甜及窖底香”。兼香型白酒的特點是醬濃諧調、幽雅舒適、細膩豐滿、回味爽凈、余味悠長、風格突出?!?  5.米香型:以廣西桂林三花酒、冰峪莊園大米原漿酒、綠忻莊 貴州茅臺酒  園大米原漿酒為代表??诟忻巯闱逖?,入口柔綿,落口甘冽,回味怡暢?!?  6.鳳香型:代表產品是西鳳酒。以乙酸乙酯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氣為輔。特點:清而不淡、濃而不艷,無色,入口突出醇的濃厚。挺烈,但是不暴烈,落口干凈、爽口?!?  7.芝麻香型:此類酒淡雅香氣,焦香突出,入口芳香,以焦香、糊香氣味為主,無色、清亮透明;口味比較醇厚,爽口,有類似老白干酒的口味,后味稍有苦味。    8.豉香型:以御冰燒為代表。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發(fā)酵劑,邊固態(tài)液態(tài)糖化邊發(fā)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9. 特香型:以大米為原料,富含奇數(shù)復合香氣,香味諧調,余味悠長。    10.藥香型白酒--以貴州董酒為代表。亦稱董型,其特點是清澈透明、香氣典雅、濃郁甘美、略帶藥香、諧調醇甜爽口、后味悠長。   11.老白干香型白酒--以河北衡水老白干酒為代表,其風格特點是酒香清雅、醇厚豐滿、甘冽挺拔、諸味協(xié)調、回味悠長?!?  12.馥郁香型白酒—以湖南酒鬼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濃郁中透出秀雅,入口綿柔甘冽,酒體爽凈、回味悠長分類 分類引  新中國成立后,用白酒這一名稱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燒酒”或“高梁酒”等名稱。由于釀酒原料多種多樣,釀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氣特征各有千秋,故白酒分類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國家標準,將蒸餾酒分為中國白酒和其它蒸餾酒?!?  白酒的定義是: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白酒?!?  其它蒸餾酒的定義是:以谷物、薯類、葡萄及其它水果為原料,經發(fā)酵、蒸餾而釀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又有白蘭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餾酒(如朗姆酒)?!∠旅嬷饕榻B中國的白酒種類。現(xiàn)代將白酒分為固態(tài)法白酒、固液結合法白酒和液態(tài)法白酒三類。
醬香 清香 濃香 兼香
一共有4種,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和以桂林三花為代表的米香型
你好!我國白酒共分為五種香型1)醬香型白酒 也稱為醬香型白酒,以茅臺酒為代表。醬香柔潤為其主要特點。發(fā)酵工藝最為復雜。所用的大曲多為超高溫酒曲。 (2)濃香型白酒 以瀘州老窖特曲、五糧液、洋河大曲等酒為代表,以濃香甘爽為特點,發(fā)酵原料是多種原料,以高梁為主,發(fā)酵采用混蒸續(xù)渣工藝。發(fā)酵采用陳年老窖,也有人工培養(yǎng)的老窖。在名優(yōu)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四川,江蘇等地的酒廠所產的酒均是這種類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稱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其特點是清香純正,采用清蒸清渣發(fā)酵工藝,發(fā)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特點是米香純正,以大米為原料,小曲為糖化劑。 (5)其它香型白酒 這類酒的主要代表有西鳳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這些酒的釀造工藝采用濃香型,醬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藝,有的酒的蒸餾工藝也采用串香法。

6,一斤白酒的釀造成本是多少

濃香型和清香型白酒1斤酒需要3斤高粱。發(fā)酵期30天左右。醬香型白酒需要5斤高粱。發(fā)酵期9個月。農村的玉米酒需要2斤玉米,發(fā)酵期不到10天。白酒又名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fā)酵劑,經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而制成的中國傳統(tǒng)飲料酒,制作過程需經歷 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卻、拌醅、入窖發(fā)酵、蒸酒。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白酒,完全采用糧食(固態(tài))埋入密封容器(窖池、缸等),經自然發(fā)酵生成再蒸餾而出。完全采用糧食靠微生物自然發(fā)酵生成,微量組份相當豐富而復雜?,F(xiàn)已探明的成份有300多種,還有不少未探明成份。決定口感的正是純糧食釀造中產生的微量成份,但不只是由各組份比例決定,更多是由形成的大分子基團電磁場性狀決定(味覺原理)。但是生產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法白酒,有一個高門檻,就是生產成本高、周期長。這就注定在長期以來的市場上,真正的純糧酒,只能是少數(shù)。更多琳瑯滿目的所謂純糧酒,其實是廉價的新工藝白酒。擴展資料: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于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shù)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黃酒是中國的漢族特產,屬于釀造酒。在世界四大釀造酒(白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釀酒技術獨樹一幟,成為東方釀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參考資料:黃酒搜狗百科
濃香型和清香型白酒1斤酒需要3斤高粱。發(fā)酵期30天左右。陳釀至少1年。醬香型白酒需要5斤高粱。發(fā)酵期9個月。陳釀2年以上。不包括曲糧。農村的玉米酒需要2斤玉米,發(fā)酵期不到10天。
酒的直接成本不高,一般在3元到100元不等,中間差異太復雜,不講,這里講它的間接成本中的稅金成本是:17%+25%。因為17%是增值稅,25%是消費稅,還有銷售費用就更豐富了。所以,一斤酒的成本沒有人能夠準確告訴你。
濃香型和清香型白酒一斤需要三斤高粱。醬香型白酒需要五斤高粱,農村的玉米酒一斤需要兩斤玉米。釀酒需要以優(yōu)質高粱為原料(不破碎或破碎20%),用小麥制高溫大曲做糖化發(fā)酵劑,兩次投料、高溫堆積,采用條石筑的發(fā)酵窖,經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采用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fā)酵、高溫流酒的特殊工藝。這種高粱是產于金沙本地和周邊的糯性高粱,俗稱紅纓子高粱,顆粒堅實飽滿,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的優(yōu)質高粱,這種高粱的成本在3.5-4.5元/斤,但是只有高粱出不來酒,必須有酒曲。所以,第一步大家要先制造酒曲。酒曲的制造原料是小麥,而且還要原來剩余的酒曲加進去才行。小麥的成本在3-4元/斤。制曲的時間是在農歷的五月初,這個時候天氣正熱,各種微生物活躍,便于酒曲發(fā)酵形成。做好之后,用草包起來存放,讓它再自行發(fā)酵。十幾天后,拆開,翻翻面,再繼續(xù)發(fā)酵。這個工藝過程叫“裝倉”和“翻倉”。經過3~5個月幾次折騰之后,就可以用了。農歷九月份,這個時候有了合格的酒曲,就可以開始對高粱進行發(fā)酵了。高粱發(fā)酵是連同酒曲放進窖池,這個叫“下沙”,沙指的就是高粱。下沙要分好多次,每次下沙是酒曲和高粱按一定比例混合裝進窖池。下沙之前,要先在池外發(fā)酵?;旌虾蠖哑饋恚l(fā)酵就開始了,混合物開始發(fā)熱,加速發(fā)酵速度。等發(fā)酵到整個堆外面都燙手了,就算成熟了。溫度是用手來測量的,全憑經驗。成熟的一批混合物,放進窖池。開始第一輪的發(fā)酵。醬香型白酒用的窖池,是用磚砌起來的,其他的香型直接是窖泥。一個月后,弄出來,加上新的高粱,進行蒸煮,再堆起來池外發(fā)酵,成熟后再放進窖池。經過多次這樣的過程,等窖池的混合物發(fā)酵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酒了。醬酒出酒的過程和其他蒸餾酒工藝最大的不同是,每次蒸餾出酒后都要把酒糟收起來,攤開、晾涼,再堆起來發(fā)酵。池外發(fā)酵完畢,再次放進窖池發(fā)酵。一批發(fā)酵成熟的混合物要經過7到9次這樣的過程,才算出酒完畢。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溜酒。九次出來的酒,味道也不一樣。第一次出酒,味道酸、辣、澀都有。最后一次出酒,有焦糊的味道。中間幾次出酒,味道是最好的,最純凈的。

7,醬香白酒怎么做

醬香型白酒“987”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茅臺鎮(zhèn)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shù)貎?yōu)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jié)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粕a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由于其生產周期長,資金占用巨大,在茅臺鎮(zhèn)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企業(yè)屈指可數(shù)!兩次投料工藝流程:1、清蒸下沙――采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2、混蒸糙沙――采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后的醅料)→上甑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fā)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后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后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fā)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fā)酵,每加曲入窖發(fā)酵一個月,共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后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huán)后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后的酒糟為丟糟。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后進行盤勾。盤勾后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后出廠。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1.窖底香型一般產于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2.醬香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3.醇甜型也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有甜味。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它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fā)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wěn)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從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
1.原料粉碎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后需經過八次發(fā)酵,每次發(fā)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于原料要經過反復發(fā)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jié)。2.大曲粉碎醬香型白酒是采用高溫大曲產酒生香的,由于高溫大曲的糖化發(fā)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曲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fā)酵。3.下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后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fā)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輪發(fā)酵出窖后不蒸酒的優(yōu)質酒醅,經測定,其淀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fā)水后堆積潤料10h左右。(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采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后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后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fā)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淀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 (3)攤涼 潑水后的生沙,經攤涼、散冷,并適量補充因蒸發(fā)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勻。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產的丟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頭經過稀釋而成的。(4)堆集 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拌和后收堆,品溫為30℃左右,堆要圓、勻,冬季較高,夏季堆矮,堆集時間為4~5天,待品溫上升到45~50℃時,可用手插入堆內,當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時,即可入窖發(fā)酵。(5)入窖發(fā)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經拌勻,并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后入窖,待發(fā)酵窖加滿后,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發(fā)酵30~33天,發(fā)酵品溫變化在35~48℃之間。

推薦閱讀

仁懷醬香白酒產區(qū)推介會在魯召開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