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酒類飲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專家吳天祥博士表示,有人將自釀葡萄酒送到檢測機構檢測,發(fā)現很多自釀葡萄酒存在配方超標等問題,有的自釀葡萄酒甚至含有有毒物質;因此,市民在家中釀造葡萄酒時,葡萄酒的釀造方法需要改進。自釀葡萄酒存在安全隱患。雖然秋季適量飲酒可以刺激食欲,健脾助消化,但楊阿姨做的酒,表面上看沒什么問題,仔細品起來味道還不錯。但是喝自釀的酒安全嗎?自制的酒,酒的釀造方法不是很正規(guī),釀造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大量的細菌。如果是大企業(yè)釀造的,會徹底滅菌,但是家釀的酒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自制酒一般達不到衛(wèi)生標準,經常會出現大腸桿菌超標等情況。
喝自釀的葡萄酒有什么危險?
自己釀造葡萄酒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覺得自己釀造葡萄酒,不添加任何物質,是最純的葡萄酒。所以覺得自己釀造比在外面買葡萄酒還要安全放心。真是這樣嗎?自己釀造葡萄酒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自己釀造葡萄酒對人體安全嗎?自制葡萄酒有哪些危害?自釀葡萄酒存在安全隱患,因為葡萄酒的釀制方法的不正確,搞不好還可能把自己喝進醫(yī)院。
自家釀酒每天一小杯快嘗嘗看,這是我們家自制的葡萄酒,好喝得很。家住和尚坡水電九局宿舍樓的楊阿姨,退休在家,閑起無事,就在家里陽臺上支起一片葡萄架,結下的葡萄做成葡萄酒后,每天都有鄰居上門討葡萄酒喝。昨日,楊阿姨熱情地招呼記者,倒上一杯自釀的紅葡萄酒。去年長出來的葡萄要好些,都是紫色大顆的,今年加了些平壩水晶葡萄進去,出來的酒味道還不錯。
楊阿姨說,她是自己摸索著釀制葡萄酒的,葡萄酒的釀制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葡萄清洗濾水塞進瓶子倒酒發(fā)酵過濾,放兩三天就喝了,不放糖,純天然的,酒味不濃,更像葡萄汁。不過,她也有失手的時候,去年念大學回來的孫子喝了一小杯就拉肚子了,她估計是之前喝過后,沒有蓋緊瓶蓋,今年就特別注意,換了小玻璃瓶裝,一小瓶一家五口剛好分得一小杯。
自釀葡萄酒有安全隱患雖說秋季適量飲用葡萄酒,能開胃健脾助消化,而楊阿姨自制的葡萄酒表面上看沒有什么問題,細細品嘗,味道也還不錯,但是喝自釀葡萄酒到底安不安全?在家自制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釀制方法并不是很正規(guī),釀酒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很多細菌,如果是大型企業(yè)釀造,會全封閉式消毒,但是家庭自制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自釀葡萄酒,一般在衛(wèi)生方面不能達標,經常存在大腸桿菌超標等情況。
自釀葡萄酒,小心有毒!專家認為,自己釀酒無法解決殺菌問題。國家酒類及飲料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專家吳天祥博士表示,有人曾將自釀葡萄酒送到檢測機構檢測發(fā)現,許多自釀葡萄酒的配方有超標等問題,一些自釀的酒甚至含有毒物質;所以市民在家釀制葡萄酒時,葡萄酒的釀制方法是需要改進的。中國釀酒工業(yè)協(xié)會高級釀酒師品酒師貴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食品營養(yǎng)專家吳天祥介紹說,在家里葡萄酒的釀制方法正確的步驟是首先選擇沒有病害的葡萄原料,一顆顆進行認真清洗后,再把葡萄弄碎后裝瓶蓋好。
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產生的,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葡萄首次自然發(fā)酵,再隔6至18天,換罐或換瓶,進行二次發(fā)酵。最好使用玻璃材質的廣口瓶,第二次發(fā)酵時間大約為一個星期,經過靜置澄清后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裝進小瓶儲藏飲用。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葡萄酒在釀制的過程中,不能加水或加酒。吳天祥教授提醒,家庭自釀葡萄酒是,應進行原汁自釀,加水或加酒都是錯誤做法,同時由于整個過程沒有進行完整工業(yè)化殺菌,不能控制微生物滋長,很容易發(fā)生霉變,有害健康。
自釀葡萄酒原理是什么?
葡萄酒的釀造原理就是用酵母在葡萄中的糖轉化為酒精,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和熱量,所以我們在釀造的時候盡量不要把瓶子封死,封得太死很容易造成爆瓶. 選成熟的葡萄,洗凈,晾干,然后在盆中捏破,加入白糖,糖與葡萄充分攪勻后,倒入容器中密封起來,大約二十天后,氣泡減少,汁水變清,這樣就完成發(fā)酵了,然后過濾出來就能品嘗了,酒是越放得時間長味道就越好。
葡萄酒容器可以是酒瓶、可樂瓶或泡菜罐。但是記住,不要把瓶子蓋得太緊。一、釀酒葡萄的衛(wèi)生條件不是很客觀。一般葡萄表面有大量的有益菌,可以和一些不衛(wèi)生的細菌競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健康風險(所以相關專家建議葡萄直接帶皮吃)。同時,葡萄皮上的水果香氣和酵母對葡萄酒的品質有很大的影響。推薦精選優(yōu)質葡萄,直接壓榨發(fā)酵,后期經過澄清處理,其實很干凈。第二,大約二十天后,氣泡減少,汁液變得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