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用什么茅臺,為什么俄羅斯有那么多總統

外界之所以會認為俄羅斯存在很“多”總統,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境內有22個自治共和國,就認為俄羅斯有22個總統,外加1個聯邦總統。整個俄羅斯境內現在只有兩個總統,一個是普京總統,一個是明尼哈諾夫總統,當普京總統再次當選總統后,俄羅斯最高權力機關再一次就“總統”稱謂問題做出強制法律裁決,規(guī)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各行政主體領導人不能再用“總統”稱謂,只有俄聯邦總統才能使用這一頭銜。

1、俄羅斯會有親美總統嗎?

1、俄羅斯會有親美總統嗎?

如果所謂的“親”是將自己的外交政策綁定在某個國家的話,那么作為大國,不會輕易出現親某一個國家的總統的。一般大國都會采取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雖然傾向是有,但國家利益還是根本,這不只是俄羅斯,全球其他國家都類似。就如同美國不會出現一個親歐洲或者親俄羅斯的總統一樣,如果說“親”指得是一種外交政策傾向的話,那么對俄羅斯而言,未來會有各種可能。

其實歷史上俄羅斯有過親美的總統,就是葉利欽,只不過后期他的態(tài)度轉變了。當年葉利欽怎么獲得的政權?就是在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支持下,他在蘇聯內部與戈爾巴喬夫攤牌,特別是819事件,針對戈爾巴喬夫的政變未遂,挽救蘇聯的努力失敗,葉利欽在其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最終導致蘇聯加速解體。葉利欽在蘇聯解體后更是獲得了西方的支持,甚至還被西方拉進來只有西方幾個少有的富裕發(fā)達國家才能進入的G7七國集團,一度G7成為八國集團,

連澳大利亞這樣的美國盟友都不是,這個殊榮給了俄羅斯給了葉利欽,可見葉利欽當時能獲得西方多么大的支持,他當然要親西方了。(葉利欽和克林頓笑得多開心!)只是后來他發(fā)現北約東擴以及一系列國際問題上,俄羅斯的戰(zhàn)略和西方不同,這讓他覺得俄羅斯一定要有獨立的外交政策,因此才轉變立場,選擇了普京,普京如今對西方的態(tài)度和做法,其實就是葉利欽想做而做不來的。

因此,木叔認為,普京之后俄羅斯出現類似葉利欽這樣對西方一邊倒的高層是很難的,畢竟葉利欽的前車之鑒在這里擺著,殷鑒不遠??!但是出現一個與西方關系緩和,不像普京這樣強硬的總統還是可能的,當然只要西方不過度壓迫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作為無論在經濟還是在軍事上都與美國有不小差距的“弱勢群體”,沒必要非要與西方硬碰硬,能從緩和獲得更大的國家利益,當然可以適當“親美”,只要“性價比”高,利益不受損就可以。

2、別的國家都只有一個總統,為什么俄羅斯有那么多總統?

2、別的國家都只有一個總統,為什么俄羅斯有那么多總統?

整個俄羅斯境內現在只有兩個總統,一個是普京總統,一個是明尼哈諾夫總統,普京總統代表的是俄羅斯聯邦,屬于國家元首,而明尼哈諾夫總統代表的只是俄羅斯85個聯邦主體之一的韃靼斯坦共和國最高行政長官。單就級別來說,明尼哈諾夫總統屬于地方官,需要對聯邦總統普京負責,因此,現在不能說俄羅斯擁有那么“多”總統的現象。

外界之所以會認為俄羅斯存在很“多”總統,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境內有22個自治共和國,就認為俄羅斯有22個總統,外加1個聯邦總統,確實,在俄羅斯獨立初期,存在過很多“總統”的現象。蘇聯解體后期,1990年,蘇聯實行總統制,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唯一一位總統,既然蘇聯都變心了,其下屬的俄羅斯蘇維埃在第二年也向蘇聯看齊,俄羅斯最高蘇維埃悍然引進了總統制,葉利欽成為俄羅斯的首任總統。

沒想到,總統制剛實行沒多久,蘇聯解體了,俄羅斯脫離蘇聯獨立,在聯邦立足未穩(wěn)的情況下,俄羅斯境內的一些自治共和國試圖渾水摸魚,紛紛通過自己的“憲法”,效仿俄羅斯聯邦,實行總統制,就這樣,俄羅斯在短時間內瞬間多了十多個“總統”,這些自治共和國擁有自己的議會、自己的“憲法”、自己的“總統”。葉利欽為了守住俄羅斯聯邦不分裂,只能暫時允許內部的自治共和國扛把子保持“總統”頭銜,

尤其是韃靼斯坦最典型,其內部希望獨立的人高達61.4%,葉利欽不得已只能跟韃靼斯坦共和國妥協,給予他更大的自治權,甚至保留“總統”職位,來制止分離主義。但是在普京接管俄羅斯后,跟葉利欽完全是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他才不會對內部的自治共和國手軟,地方官就是地方官,怎么能用俄羅斯聯邦國家元首才能稱呼的“總統”稱謂呢?包括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杰夫在2010年就曾公開對內部自治共和國最高負責人的“總統”頭銜表明過態(tài)度:一個國家有多位“總統”現象不正常,容易在對外交往中造成混亂。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