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意義上,新基建與傳統(tǒng)基建分享著共同的基本邏輯。我也確實研究過茅臺為什么一直在漲,疫情期間,資金不斷流入,導致白酒走出了持續(xù)上漲的行情,但應當看到,新基建對于經濟的帶動效應,不會停留在傳統(tǒng)基建的層面,而能夠帶來更為深遠的影響,一方面,應當看到新基建與傳統(tǒng)基礎設施建設(如鐵路、公路、水利等)有著基本的共同點。
1、股市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白酒五糧液茅臺一直在漲?
您提的問題我也困擾很久。我也確實研究過茅臺為什么一直在漲,看它的股價與分紅換算成年利率其實并不算優(yōu)秀。目前,市盈率37,那茅臺為什么一直在漲呢?我分析有一下原因:1,品牌效應茅臺是知名品牌。在國外也很認可,是酒中的“大熊貓”。國寶?。C構認同股價高溢價,所以一路走高。2,行業(yè)屬性白酒行業(yè)和有些行業(yè)不一樣,
沒有周期性。如,水泥行業(yè)周期性就強,加大基礎建設,水泥就用量多。水泥股的業(yè)績就好,雖然茅臺酒價格高。但它本身就供不應求,個人有了大事,如孩子結婚等也會來幾瓶。茅臺的業(yè)績一直在增長,3,籌碼非常集中我們從公開資料看到。茅臺股份流通股12.56億股,十大股東持股就占了75%。有1237家基金持股,還有105家券商類投資持股。
這樣算下來個人持股基本就很少了,十大股東持股基本很平穩(wěn)。波動不大,張三走了,李四又進來了。對于基金來說它要做市值,保凈值。一般不急錢用是不會大幅賣掉的,從茅臺每天的交易量就看出來了12.56億的盤子。一天成交量在35000手左右,沒有人舍得大量賣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抱團取暖”,茅臺還有上漲的空間。只是我們小散沒錢買,封閉了想象空間,
2、疫情期間白酒基金為什么會漲?
疫情期間,資金不斷流入,導致白酒走出了持續(xù)上漲的行情。資金會選擇白酒,主要因為:1.對疫情的擔憂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威脅人類健康并沖擊全球經濟,世界各地封城限行,經濟陷入停滯,大批企業(yè)不得不破產清算或者裁員減薪,各國紛紛采取一系列抗疫、救市、刺激經濟政策,加大放水力度。這個時候,農業(yè)、食品飲料(包括白酒)、生活日常用品等,作為生活必須消費品,存在通貨膨脹預期,成為資金的避險首選,
2.市場中優(yōu)質科技股的稀缺中國抗疫期間,各高科技企業(yè)使出拿手絕活,立下戰(zhàn)功,讓人眼前一亮。比如:阿里、騰訊的健康碼,京東的無人配送,拼多多的直購、華為的5G等等,可惜的是,這些優(yōu)質的高科技企業(yè)并沒有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投資者無法分享本土高科技企業(yè)的成長,3.白酒行業(yè)強大的經濟韌性白酒行業(yè)具有良好的現金流,在特殊時期展示出強大的經濟韌性。
3、白酒股一直很能漲,真的好嗎?
簡單說幾點:1、白酒股其實上漲邏輯很好理解,中國酒文化也比較盛行,況且酒類和食品有著同樣的邏輯就是吃完喝完沒有了,要是在想吃喝還得需要重新購買,屬于剛需性質,同時又能拉高消費水平,所以上漲邏輯就說的通了,2、至于白酒股后面還能不能一直上漲,該怎么上漲,這里想說漲多了必然要回調,回調到位同樣必然也要上漲,不單是這一個板塊,股市中任何一個板塊邏輯都類似。
3、既然國家要促進消費,白酒,食品,汽車,家電都是消費品,那么從剛需性質來講老百姓的吃喝要比產品的使用率消費更高一些,4、白酒股呢不可能是一直上漲,資金一定要高位派發(fā)出局去尋找一些低估值或者未上漲的板塊,比如這次的證券,銀行等等,同樣也可以選擇優(yōu)質科技,科技畢竟也是國家政策支持的另一個領域之一。當然細心的投資者還可以選擇更多的板塊,這里就不做推薦了,
4、新基建會像房地產一樣有效拉動經濟嗎?
為了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于經濟沖擊的負面影響,近期財政發(fā)力進行基礎設施投資,而本輪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強調在5G、人工智能、工業(yè)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力度,那么對于這種“新基建”的投資,能否帶動經濟的增長,其與傳統(tǒng)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著怎樣的共同點和區(qū)別,成為投資者和普通民眾關心的話題。